金曼龙鱼大全网

贵州战国时代的钓鱼技艺:追溯30万年的历史

05-02

贵州战国时代的钓鱼技艺:追溯30万年的历史

来源:【贵州广播电视台-动静新闻】

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——秦汉至魏晋南北朝

普安铜鼓山遗址群主要分布在普安县青山镇,包含铜鼓山、大坡等12处遗址,以普安铜鼓山遗址为代表。铜鼓山遗址1980年、2002年两度较大规模发掘,发掘面积超2300平方米,清理出房址、窑址、灰坑、柱洞等遗迹,出土遗物丰富,其中包含一批铸造青铜兵器和小型工具的石范和陶模,表明这是一处以青铜冶铸为主的作坊遗址。

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数十件铸造青铜兵器及小型工具的石范和陶模,如戈、剑、钺、铃、鱼钩等,说明这里曾是夜郎地区一个重要青铜器铸造场所。石范和陶模直观地反映出当时青铜加工的工艺技术,同时也蕴含了许多重要文化信息。

图为石戈模残件,一级文物。戈内(NÀ)部石模残件,红砂岩。上刻三人牵手图案。类似风格的铜戈广见于西南地区,但相关模范仅见于普安铜鼓山遗址。

戈是步骑佐战用于钩杀、啄杀战马和敌兵首级的致命武器。在古代战争中,戈被广泛使用于车战和步战,是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。由于其具有击刺、勾啄等多种功能,戈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“援”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,上下有刃,前端尖锐,可以啄击敌人,下刃可以割伤敌人,是戈的主要杀伤部位。“内”位于援的后尾,呈棒状,用来安装木柄,多像方形的榫头,是插入戈柲的部分。“胡”是指从援的下部延至内末的弧曲下垂部分,上面一般穿有1至3个圆孔,用来绑缚戈头于木柄上,保证实战时戈头不易脱落。同时,从力学角度看,“胡”还能缓冲“援”的受力,确保“援”在砍刺时不易损坏。

图为石戈援鸡心型范残件,一级文物。由阴线雕刻上下两个图案,下部图案为一凹陷的“心”形,其外有两圈阴线,上部图案略呈梯形。其纹饰与周边出土的部分铜戈援部纹饰相似。

此外,在“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——秦汉至魏晋南北朝”展区中,还有一个有趣的文物展出:石鱼钩范。1980年10月,在黔西南普安县青山镇铜鼓山遗址发掘出土,为一级文物,是制作鱼钩的模子。石范整体完整,浇口微残。

在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,鱼类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。在汉语中,“鱼”与“余”同音,故鱼备受青睐。这样看来,早在战国时期,贵州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野钓技术

展览信息

展览时间:

开馆时间: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:00—17:00(16:00停止入馆)正常开放,周一闭馆(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)。

展览地点:

贵州省博物馆1、2、3楼3个展厅

门票:免费(微信搜索“贵州省博物馆”公众号预约入馆)

本文来自【贵州广播电视台-动静新闻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家里养什么鱼好 旺财 风水

吉娃娃感冒了吃什么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