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曼龙鱼大全网

《石道》良言第49讲:探讨“道相”系列中的瘦与重无轻有

10-27

《石道》良言第49讲:探讨“道相”系列中的瘦与重无轻有

“神”作为我国传统的鉴赏理念,它的内容是玄虚的、超于物象的、逸于言词的一种意味。而“道人”呢?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,也形成了正统的神仙体系。既然如此,那么,能不能运用“神”这个传统的鉴赏理念来欣赏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形式之美、发现其审美价值呢?

有如下问题需要依次搞清楚:

一、作为赏石人,如何根据“神”的一些内容,来识别奇石“道相”系列之形体?

众所周知,作为最早探讨“神”和“形”这一对概念的庄子,他在《德充符》中介绍了一个相貌极丑、却被人人喜欢的“哀骀它”形象,原因是,“非爱其形也,爱使其形者也”。“使其形者”是什么呢?成玄英 注:“精神也。”

图1,光影,长江石,陕西汉中勉县人 俞柏华 藏

所谓“精神”,按照传统的解释,它是指天地万物的灵气,比如长江石《光影》(见图1),该奇石表面的白色石筋所构成的人物形象的图案是不是自带光芒?像不像天地灵气的乍现?

当然,“精神”还指心神、神志,或是指思想、主义,或是指气力、精力等。

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讲,“精神”则是指意识、思维或一般的心理状态;

如果从哲学角度来说,“精神”又是指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。

等等。

显然,按照“精神”的定义,去寻找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形体是非常难找的,或者说是形成不了系列的。

既然如此,那么,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:“精神”不就是道家重要思想“有”、“无”中的“无”吗?

当然,对于奇石“道相”系列形体的“无”,大家明白,它不是一无所有,也不是佛教中的“空”,更不是现代物理中的所谓“真空”,而是虽然没有具体形式,但却能够让人真切地感觉到的一种能量。

因此,根据“神”的含义,即“精神”的内容,我们知道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形体是“空灵”的,比如长江石《光影》所表现的图案;而不是厚重的。

也就是说,对于“图”派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图案所表现的形体,人们重视的是其“无“,轻视的则是其“有”。

二、赏石人能不能根据奇石“道相”形体的“空”,来找寻其形象的蛛丝马迹?

在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,庄子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像“神人”一样的“道者”形象:“肌肤若冰雪,绰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吟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”

如此,那么,长江石《光影》,它的图案形象是不是人们心目中的“道者”形象?如果是,那么,如果用语言来描绘其整体形象,我们是不是可以完全套用《庄子·逍遥游》?

同样,《神仙传》对仙人形象的描绘,我们也可以作为对奇石“道相”系列形象阐释的范例。

图2,逍遥游,摩尔石,广西柳州人 侯仁军 藏

比如对摩尔石《逍遥游》(见图2)的解读,我们就可以照抄《神仙传》中的语言:或者耸身入云,无翅而飞;或者驾龙乘云,上造天阶;或者吸食而气,辟谷茹芝……

由此可见,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人物形象,必须是又瘦又高的,仿佛能够飞得起来,像“神仙”一样。

三、对于像“神仙”那样又瘦又高的空灵的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人物形象,我们如何品味呢?

学过历史的人大多知道,我国在六朝就有“神鉴”了,即品评人物的方法。所谓“汉代相人以筋骨,魏晋识鉴在神明”。这里的“神明”指的就是品评人物的神气、神情、神姿、神隽等。

显然,到这里又回到原点了。

因此,绘画中的一些方法,我们可以借鉴。据《世说新语》记载,顾恺之在画裴楷的像时,他在颊上添了三毛,于是,裴楷的形象便“犹如神明”一般。

奇石“道相”系列成于天然,这个脸颊上的三根毛,着实让人犯愁?!

后人又传说,顾恺之画人物的画像时,几年都不点眼睛。他说,传神写照,“正在阿睹中”。

同样,奇石“道相”系列成于天然,这个眼睛,也是着实让人犯难?!

然而,奇石“道相”系列的形式之美、审美价值体现在:它们的形状表现为“神”,即灵气,如长空片云;同时,它们的形态也是灵活的,如九皋鸣鹤;不仅如此,它们的形象更是又高又瘦的,像孤峰峭壁。

显然,至于它们的细节部位,比如脸上的细毛、眼睛等,可以忽略不计。

吕耀文于“二为斋”。

宠物用品展会2024年时间表

豹龟的饲养方法